您好,欢迎进入开元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全国咨询热线

020-88888666

开元体育·(中国)官方网站晉中國家農高區“高”在哪

发布时间:2024-02-10 18:21浏览次数:

  开元体育·(中国)官方网站晉中國家農高區“高”在哪省第十二次黨代會提出,要高水平建設晉中國家農高區,加強特優農業產業創新團隊和平台建設﹔晉中要發揮國家農高區優勢,強化科技和人才集聚,建設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先行區。

  作為全國首批、山西唯一,晉中國家農高區承載著山西乃至全國農業發展先行示范的重要使命。獲批2年多來,晉中國家農高區以有機旱作農業為主題,以“特”“優”農業產業為主導,聚焦科技創新,著力打造立足晉中、輻射山西、面向全國的現代農業產業發展典型樣板开元体育,致力於走出一條以晉中國家農高區為牽引、示范推動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之路。

  春分時節,綠意盎然。走進晉中國家農高區現代農業產業園,圓滾滾的西瓜挂在“樹”上、紅瑪瑙似的“草莓番茄”層層疊疊,可食用玫瑰花開正艷……扑面而來的都是綠色的希望、嶄新的天地。

  2016年11月,省委、省政府作出戰略性決策:在太谷全域內建設“山西農谷”,成就明清兩代晉商夢想的“金太谷”,喜迎歷史性機遇,開始以國際視野審視、國家標准建設,以省級戰略推動“山西農谷”建設。

  2019年11月,國務院正式批復將山西太谷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建設為山西晉中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納入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范疇管理並享受相關政策。要求山西晉中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要以習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鄉村振興戰略,以有機旱作農業為主題,以農副食品加工為主導產業,努力建設全國健康食品和功能農業綜合示范區、科技產業孵化示范區、特色農產品優勢區、農產品加工物流集散區,在北方旱作農業區農業提質增效、做大特優農產品、做優設施農業、做強現代農業服務業等方面探索示范,努力創造出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從“山西農谷”戰略提出,到晉中國家農高區落地,希望的田野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讓我們踏上這塊蘊含著勃勃生機的土地,感受晉中國家農高區到底“高”在哪裡。

  3月16日,陽光明媚,空氣中彌漫著泥土清香。晉中國家農高區設施農業示范基地負責人楊宇豪一大早就來到大棚區。

  “基地一期總投資1.2億元,已建成2萬平方米智能玻璃連棟溫室、30棟可移動膜結構柔性大棚和38棟棉被拱棚。這些大棚雖然在用材、樣式上各有不同,但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安裝了農業物聯網監測和控制設備。”他指著眼前在陽光照耀下銀光閃閃的溫室大棚自豪地說,“建設樣式不同的大棚,就是要將實驗室內的各種高科技數據成果運用到實際生產中,讓作物不受地域限制,到哪兒都能開花結果。”

  推開一間近1萬平方米的智能玻璃溫室,高大的穹頂,開闊的視野,宛如一座現代化的農業工廠。地面上,5萬余株盆栽藍莓苗整整齊齊依次排開,無數粉白色的小花在枝葉間嬌羞盛開。走近仔細看,盆內裝的不是土。“是含有精確配比的氮磷鉀等各類營養物質的全基質,盆與盆之間有細細的塑料管連接,可隨時按照需求輸入水及液態肥料。”楊宇豪在一旁看出了記者的疑惑,“棚內防雨、防凍、防晒各類硬件一應俱全开元体育,溫度、濕度實現實時監控並可調節……”

  “如果是傳統基地,20畝地澆一次水至少需要兩天才能完成。但我們利用5G物聯網技術,每株藍莓的長勢都能以具體數據呈現,根據作物含水量控制澆水時間,一般3分鐘到5分鐘即可,卷帘、噴灌、補光等都能用手機遙控完成,所以一人便可輕鬆照料這一棚的藍莓。”晉中國家農高區青年創業園技術總監王立剛開心地說,“這就是通過調整北方溫室的室溫、水肥、土壤等生產管理技術,實現‘南果北種’,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可以吃到南方的木瓜、火龍果、百香果、車厘子等。特別是藍莓的示范種植,填補了該水果在山西大面積種植的空白,僅這一個棚就可以實現100萬元的年收入。”

  晉中國家農高區自建設之日起,就以“五大基地”引領科技創新,目前,科創基地初步建成“一所、一室、一院、五中心”。中科院智能農機裝備實驗室為省內首家與中科院合作共建的研發創新平台﹔稼祺藜麥研究院是全球唯一的藜麥基因庫、是有機旱作農業先鋒﹔農產品檢驗檢測中心由國內最具影響力的專業檢測公司遼寧通正集團市場化運營,30個產品獲得“晉中國家農高區監制農產品品牌”標識﹔功能食品加工基地實現企業入駐、管理、研發、生產、銷售一體化,開展市場化運營,落地企業5個﹔設施蔬菜基地引進中科院、東輝世佳、南京邦農和山西農大等創業團隊,開展南果北種新技術和食用玫瑰、高端花卉、藍莓等新品種種植的試驗示范﹔有機旱作農業示范基地成為北方地區最具特色的有機旱作農業典范﹔總部基地多家高新技術企業已入駐。

  在科創基地藜麥研究院,瓶瓶罐罐擺滿了實驗室台面,科研人員正在對去年繁育的新品種做技術分析測定。稼祺種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武祥雲端著一小瓶飽滿的藜麥種子高興地說:“這是入駐晉中國家農高區之后,通過省農業農村廳種子站審定的最新品種,叫稼祺100,是目前國內最好的品種,平均(畝)產量在青海能達到250公斤以上。”

  據介紹,經過幾年的努力,藜麥研究院已經積累了3200份藜麥種質資源,成為全球最大的藜麥基因庫。同時,山西農業大學(省農科院)果樹研究所保存有棗、葡萄、玉露香梨等種質資源4000余份﹔山西巨鑫偉業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申請專利12項,收集保存3000余份優良種質資源和60多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品種,年生產優質種苗約3000萬株,技術和產品輻射山西省及內蒙古、陝西、甘肅等地。

  在晉中國家農高區,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技術無處不在——借助拖拉機3D仿真模擬駕駛培訓系統,駕駛者能獲得和真機完全相同的駕駛體驗﹔通過北斗智能裝備監控終端系統連接智慧農機“雲平台”可實現對每一台農機作業面積、作業質量的全程智能遠程監控﹔針對大田作業的農藥噴洒和林果植保,無人植保機每小時作業50畝,可節約50%農藥用量和90%用水……

  據了解,晉中國家農高區目前已引入高新技術企業42家,建設省級以上重點實驗室和技術研究中心42個,可轉化新品種、新技術208項,有力支撐了創新高地建設。

  “這種西紅柿因為長得酷似草莓,所以被稱為‘草莓番茄’,別看它體型隻有普通番茄的1/3,但重量可達3兩多,生長周期達1年,可以長15層、6米高。”在山西農谷東輝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的荷蘭玻璃溫室大棚裡,記者接過講解員遞過來的“草莓番茄”,一口咬下去,酸甜滋味溢滿舌尖。

  “往年這種西紅柿收購價大約每公斤14元,去年以來,價格有所下降。僅今年春節前夕,大棚的‘草莓番茄’銷量就達1.5萬余公斤。”山西農谷東輝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負責人王建明介紹道。

  除“草莓番茄”外,山西農谷東輝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的膜結構可移動日光溫室大棚也讓人嘆為觀止。據介紹,與普通土坯、磚混日光溫室不同,該大棚厚度僅有10厘米,土地利用率提高了30%。由於使用了特殊的軍工材料,棚內可長期保持22.5℃的溫度,非常有利於作物生長。這種大棚安裝便捷、快速、可移動,一輛吊機1天內即可完成拆、卸、裝等工序,使用年限長達35年。

  山西農谷東輝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是由山西東輝現代農業有限公司與先正達集團合作投資興建的晉中國家農高區標杆示范項目,總投資5.2億元,佔地面積1200畝。目前,園區已建成7000平方米的荷蘭現代化溫室、1000平方米的以色列現代化玻璃溫室和50畝可移動膜結構日光溫室,先后從全球引進110多個新品種,並從中篩選出適合當地種植的37個品種進行推廣種植,在全省多地建立2萬畝種植基地,對高效農業的發展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領作用,輻射帶動太谷區周邊2個鄉鎮30個村的2000多名村民脫貧致富。

  農業發展要靠產業集聚,晉中國家農高區著眼產業鏈建設,不斷提高市場佔有率,出台一系列優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資、招才引智的力度,爭取大項目、好項目落戶。現在,晉中國家農高區已經與中化集團、中糧集團、蒙牛集團等“國字號”企業達成合作意向﹔山西巨鑫偉業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番茄小鎮、山西稼祺種業有限公司等農業龍頭企業和領軍企業入駐,為發展注入了市場力量。

  “晉中國家農高區的建設,為巨鑫的發展帶來了更多機遇。”山西巨鑫偉業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籍福保激動地說。作為最早加入晉中國家農高區的龍頭企業,山西農谷巨鑫種苗培育產業園今年接到的訂單量較往年多出近30%。為了滿足市場需求,該公司將育苗棚的數量從原來的13個增至15個。目前,園區已研發出“黃瓜、甜瓜、西瓜新型插接式嫁接育苗及穴盤無土育苗技術”“溫室立體架槽式草炭基質綠色農產品草莓配套生產技術”等一批實用技術。

  與此同時,晉中國家農高區依靠重點攻關項目,培養科技創新團隊,山西農業大學24個省部級科技創新團隊在聯合項目攻關的同時實現成果轉化,在全省建立涵蓋種植、養殖等領域各類基地70余個,推廣新品種、新技術900余項﹔西班牙專家團隊全程參與亞洲單體最大的番茄小鎮15萬平方米全環境智能玻璃溫室建設與運營管理。山西農業大學專家團隊參與晉汾白豬種豬繁育基地建設,荷蘭專家團隊參與建設的先正達現代種業示范基地投產達效。

  晉中國家農高區積極推進供應深圳食品評價的“圳品”認証,我省24家企業的陳醋、小米、雜糧等41個優質農產品打入粵港澳大灣區市場﹔申請建設晉中國家農高區數字農業產業園,推動山西農谷智慧冷鏈物流基地項目、年產10萬噸高檔牛肉加工冷鏈項目、年產10萬噸黑五類系列功能飲品加工項目等開工建設、建成達效。

  據了解,2020年,晉中國家農高區加快推進總投資159億元、年度計劃投資54億元的33個重點項目。2021年,實施總投資84.94億元的18個項目。隨著這些龍頭企業、領軍企業的集聚,給晉中國家農高區以及周邊的農業發展帶來很大的輻射效應。數據顯示,2021年,晉中國家農高區固定資產投資目標值為28.1億元,實際完成31.4億元,同比增加34.5%﹔農產品加工業產值17.66億元,農林牧漁業總產值7.06億元,綜合考核連續3年位列全省農業類開發區第一。

  “這是今年引進的新品種,隨著天氣的不同,我們要適當調整施肥施藥的濃度配比……”在晉中國家農高區番茄小鎮的亞洲最大單體獨棟全環境智能控制玻璃溫室裡,來自山西農業大學的孫勝教授正在現場為企業的產業工人和附近農戶培訓番茄種植新技術。

  2020年12月,為推動番茄小鎮項目產能提檔升級,催化龍頭示范引領效應,晉中國家農高區依據企業需求,針對性引進山西農業大學的孫勝博士團隊,有效幫助企業解決人才短缺問題。

  “在博士團隊的創新攻關下,我們的產能提升了近20%,一等果比例也由75%提高到90%,種植成本由每公斤13元降至每公斤10元。最重要的是種植技術達到了本土化,為下一步輸出專業種植人才奠定了基礎。”山西田森杜氏番茄有限公司總經理高瑞利如數家珍地介紹道。

  人才是科技創新的第一資源。晉中國家農高區自設立以來,著眼高端人才,依托山西農業大學(省農科院),大力開展招才引智,從政策支持、配套服務、平台建設等方面發力,快速吸引農業領域頂尖人才集聚。截至目前,已柔性引進7位院士、1名“長江學者”、50名博士、11名特聘專家進入農谷專家智庫,48名國內知名專家受聘鄉村調查研究院,全面打造晉中國家農高區的人才高地。

  山西巨鑫現代農業示范園是政校企合作、產學研一體的標杆項目,也是實施“人才飛地”的先行者。該公司研發中心主任進是從澳大利亞引進的“海歸”博士,尚博士帶領他的團隊研究出了植物脫毒快繁技術,並將這種技術運用到草莓、馬鈴薯等山西常見的農作物種植中,使當地草莓產量增加30%。進博士高度贊譽晉中國家農高區的勃勃生機:“這個地方充滿活力,具有創業做事的良好環境,不同學科的農業技術人員共同攻堅,往往會產生很多火花,而這些就是創新的來源。”

  2021年,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康振生教授以學術院長身份加入山西農業大學,成為晉中國家農高區引進的領軍人才。

  為培養本土化高素質農業人才,晉中國家農高區在高新技術產業孵化園建設了農民培訓學校。“我們以高素質農民培育和全民技能提升培訓為主,聘任農業高等院校著名教授為專職教師,聘任國家、省農業產業崗位專家為兼職教師,聘任鄉土人才為基地實訓教師。經過實踐,已建立了一套完整、科學的管理體制和‘理論教學+實踐操作+參觀交流+跟蹤服務’為一體的培訓模式,為全省鄉村振興培育了1.5萬余名農業技能人才。”晉中國家農高區農民培訓學校校長高培芳自豪地說。

  為了讓科技人才“引進來、留得住”,晉中國家農高區專門量身定制了10條相關政策﹔給企業配套專門的科研平台、科技創新、高新項目專項資金﹔晉中國家農高區配套人才公寓130套,建設功能農業食品研究院、農業設施裝備研究中心、農業基因資源研究中心等十大創新平台,讓晉中國家農高區真正成為科技之谷、創新之谷、綠色之谷、產業之谷和富民之谷。

  高端人才集聚,相應的政策、科技、金融、市場等資源要素也得到了更優的配置。為支持晉中國家農高區發展,我省出台20條政策,設立總規模20億元的產業基金,目前已初步建成功能農業(食品)研究院、國家功能雜糧技術創新中心等“四院八中心”,新設立5個院士工作站开元体育,獲批各類專利18項,構建了山西農谷標准化生產體系,發布標准30余個,推廣新品種、新技術900余項。

  神農科技集團副總經理、山西農谷管委會主任李成海表示,一定要用好晉中國家農高區這個“金字招牌”,聚焦國家戰略、省級使命,以農高區之強引領晉中農業之強,打造全國健康食品和功能農業綜合示范區、科技產業孵化示范區、特色農產品優勢區、農產品加工物流集散區,到2025年產值達到300億元。

  起筆,即是世界眼光﹔落筆,堪稱時代標杆。晉中國家農高區正在成為全省農業人才集聚新高地、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新基地和引領全省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強勁引擎。(白續宏 張謙 陳金花)

开元体育·(中国)官方网站晉中國家農高區“高”在哪(图1)

  人民網太原3月31日電(記者桑莉媛)3月30日,記者從山西省會辦公廳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山西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支持和保障山西中部城市群高質量發展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將於公布之日起施行。由此,該《決定》成為全國第一部省級會對省內城市群發展作出的重大事項決定。…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於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020-88888666